4 min read

高考大学志愿填报(经验六)

备注:其实这篇算不上典型的填报经验,而是由笔者整理出来的聊天记录,相信对于学校、专业填报以及怎样对待念大学,也是不错的经验之谈,值得大家细细品味。

[Old Young]:我现在想的比较尖锐,很多人看来会比较偏激。你们关于报考大学的经验已经写的很好了,我再写就画蛇添足了。我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想好为什么要读大学,那就不要读了,没想好为什么要成长,去到大学大概率是浪费生命,大学极有可能会让一个人变得平庸,变得容易局限与自己所在的专业,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。我在佛山接触的一些很成功的企业家,学历都不咋地,但他们的终身成长心愿比绝大部分大学生强烈多了。我真心写的话只会写这些东西,小年轻会看懵的。@YF Wu

[YF Wu]:@Old Young ,既然你想的比较尖锐,那就把它系统的写出来吧,来个一二三或者长篇大论都可以,不要小瞧了年轻人。你所读的专业,我们都没读过;你所念的学校我们没念过,你所呆的城市我们没呆过。这些都是不一样的经验,更重要的是你所想的跟大多数人不一样,这更显得难得。你也可以发散,写写大学志愿之外的东西。时间也不急,可以慢慢写,至少可以留给明年、后年、后后年的学生···

[SP Wu]:我们那边从商的氛围不太好,高中毕业出去闯荡,能成功的概率比广东那边低太多了,我还是建议家里的孩子上大学。

[Old Young]:现在在我眼里就没有了专业之分,而是思维模式之分。人都是思维观念的产物,如果你是固定型思维的人,在高考完进去大学后就会认为终于可以放松了,接着浪费四年。而如果你是成长型思维的话,去到那里都是学习的场地。在武汉即使你不是武大的学生,只要你想,武大华科的教室门是打开的,混进去学点东西是很容易的。@YF Wu

[YF Wu]:@Old Young ,是的,这些资源都是没门槛的,现在的社会都忽略掉了本质——知识本身,所谓“朝闻道夕死可矣”,在哪里、以什么身份、以什么方式,都是次要的。

[SP Wu]:思维决定高度,这个同意。

[Old Young]:成长应该是人生的主旋律,所以要问我学什么专业的话,我觉得什么专业都可以。

[GH Wu]:Old Young观点新,有道理。

[Old Young]:可惜的是,我们这套教育体制出来的大部分人,都变成固定型思维的人,认为专业决定了未来。

[Old Young]:孔夫子老早就讲了“君子不器”@GH Wu

[GH Wu]:我们的教育是填鸭式,讲究标准答案。

[BM Wu]:Old Young,公务员工作觉得如何?

[Old Young]: Wu。

[BM Wu]:那为什么没有辞职?去追求自己想要的?(调侃哈,^_^)。或者说或许你已经在同时做你想做的事情

[Old Young]:上班应付工作, Wu。

[BM Wu]:我就是想听你这句话,下班怎么充实。

[Old Young]:践行不一样的教育, Wu

[Old Young]:践行的越久,越对目前的教育失望。浪费了太多的时间, Wu。

[YF Wu]:这一点也认同,国内教育最大的浪费,是在浪费一代代人年轻的美好时光。

[Old Young]:明明几个月就可以搞定的事情,却要花9年时间去学,可惜可惜啊~

[YF Wu]:这个体制是一个“时光偷窃犯”,无奈一个个体都在博各种“成绩”+“证书”+“门槛”。

[Old Young]:把读书考试摆第一位,做人做事却是出了校门再学,颠倒是非。古人讲行有余而学文,不是没道理的。

[SP Wu]:现时的教育都浪费太多时间,我自己也比较倾向传统文化的教育。

[Old Young]:中西方教育是可以融合的,例如西方的心理学和中国传统武术以及修身,这两个结合起来用于小孩教育,是可以培养通才的,可以跨很多的界。

[GH Wu]:@YF Wu 你在国外呆过,如何评价中西方教育。

[YF Wu]:@GH Wu ,其实我的观察样本也不够。

[GH Wu]:@YF Wu 说说感受。

[YF Wu]:国外也有拼各种规则和指标的,但包容性比国内好。

[YF Wu]:国内困于“外物”的比国外多,比如,我们现在做研究,国内讲究文章的数量和等级,国外不完全依赖这些,国外好的学校会更加重视“学术贡献”,不过这个东西不像文章数量、期刊等级这样客观,评价起来比较难,考量的是整个学术圈的学术追求境界。

[YF Wu]:国内学者有学术追求的少,对学术有敬畏之心的更少,很多时候的评比,让位于所谓的关系、派系,中国人讲人情,不讲“真理”,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一方面。

[SP Wu]:最近我公司来了一个领导朋友的孩子,还是高中,过来学习;听他说,他想大学学电气方面的专业,高中就需要提前去了解专业并初步学习,然后大学录取面试的时候就会更容易被录取。

[YF Wu]:国人讲关系有抱团取暖的好处,但是,一人、部分独大之后,整个组织、机构就会限制竞争,没背景的人,上升的通道就会变的很窄小,这样整个组织就会变得低效。

[YF Wu]:大至国家如此,小至学校、国有企业,也如此。

[YF Wu]:我当时为了完成学院的要求,写了一篇应试作文,《海外交流经验》